对于国人来说,买房几乎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特别是现在的房价太高,很多人拼搏了半生,还要掏空父母的积蓄,才能勉强凑出首付。因此,我们在买房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房子,不仅要适合我们居住,还要有保持和升值的空间。

曾有人问过李嘉诚这样一个问题:房屋升值的根本因素到底是什么?李嘉诚回答道:决定房地产价值的第一个因素是地段,第二个是地段,第三个还是地段。是的,决定房产价值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地段。房子本身并不值钱,真正值钱的是其所属地段所带来的学校、医院、交通等附加资源。
不过,我国是一个典型的政策性楼市,楼市走向受政策层面的影响很大。2016年,住建部提出“房住不炒”原则,并定下“三稳”为未来楼市发展的主基调,通过政策调控对过热的楼市进行降温。而从目前的政策来看,这3类房子将成为重点调控对象,房价或将迎来较大变化。

1、学区房
由于我国实行“就近上学”原则,导致学区房的价格愈涨愈烈。一所学校对应一个小区,想要让孩子上名校,就要购买与之相匹配的学区房。单校划片,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让家长们不得不购买天价学区房。相较于周边的普通小区,学区房普遍存在20%-30%的溢价,名校学区房的溢价则更高。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导致学区房如此火爆的主要原因。为此,今年年中,教育部发布提出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稳妥实施多校划片,采取随机派位方式入学。“多校划片”和“随机派位”的新政策下,教育资源分配将重新洗牌。

而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将从一个萝卜一个坑,变为一个萝卜多个坑,一个小区对应多所学校。学区房的不确定性升高,也将会导致人们的购买热情降低,能够有效地对学区房进行降温。除此之外,新规中还指出,将实行六年一学位制度,除二胎之外,每6年只能绑定一个入学名额,抑制学区房在短期内肆意疯炒的现象。
2、高层住宅
受人口数量的影响,为了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更多地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高层住宅成为了最主流的住房类型。然而如今,高层住宅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露。由于楼层过高,维修难度大,拆迁成本高,按照当下1赔1.5来算的话,一栋30层高的住房,仅拆迁安置补偿就需要45曾左右,开发商至少要修建100层才能赚到钱。

除此之外,不久前,住建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的《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
1、严格限制各地超高层“摩天楼”的盲目规划和建设,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的建筑;
2、严格限制建造250米以上的建筑物;
3、对100米以上新建建筑进行充分展示和集中布局,严格执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与城市规模、空间尺度相适宜,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
4、中小城市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县城居民住宅以多层为主。
而这也就意味着高层住宅在未来将受到限制,多层住宅或将成为新的“香饽饽”。随着住房逐渐老化,维修难度也会大幅增加。到最后,这些高层住宅或将像香港一样,成为困住没钱更换住房的穷人的“鸽子笼”。

3、老破小
近年来,随着棚改的推进,基于丰厚的货币化安置政策,曾经的“老破小”也成为了不少人眼中的“香饽饽”。然而如今,国家已经明确提出,将逐步取消货币化安置政策,用“旧改”替代“棚改”,对老旧小区进行修缮,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随着旧改政策来袭,也将意味着不会有过多地资金通过拆迁而流向楼市,可明显降低购房需求,从一定程度上为楼市降温。

因此,在未来购买房产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购买这三种类型的房子。受政策调控的影响,这三类住宅将不再受宠,并且或将在未来难以转手。如果当真想要购买这三类住宅,必须首先考虑是否会受到政策所带来的影响,保证自己的财产不受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