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照,来一场乡村之旅,不仅可欣赏风光旖旎的海滨景色,还可体验沁人心脾的茶香。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推出2023年第二期“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43条,包括“农耕返璞”“茶香萦怀”“诗意栖居”三个分主题。日照“碧海茶香”乡村游线路,入选“茶香萦怀”主题线路。
以“碧海茶香”等乡村游线路为新赛道和新热点,日照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品质不断提升、业态更加丰富、设施更趋完善。
休闲度假游、体育康养游、亲子研学游、田园体验游……日照推出10条精品线路、10 处网红打卡地。
一条条精品线路上,回荡着往日马车阵阵的悠然,也响彻着今日乡村振兴的号角。
一杯中国茶,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寄托着乡村致富增收希望,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之道。
品茶香、赏茶景、悟茶道。日照“碧海茶香”乡村游线路,以百里绿茶长廊为主路线,带领大家走进日照乡村茶园,融合茶文旅,贯通产加销。

从多岛海景区、磴山风景区、守望者茶馆,到碧波茶庄、茶乡稻场、岚山区茶文化博物馆,再到古韵悠悠的盐茶古道,包括海洋、田园、森林、茶文化、民宿、乡村旅游风景道、农村公路、旅游景区等,“碧海茶香”乡村游线路将沿途各乡村旅游点串珠成链,景色优美。
不仅仅是“碧海茶香”乡村游线路。日照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其他条件进行科学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发符合乡村实际和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促进乡村旅游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围绕五莲山、河山、浮来山、天台山、龙门崮等重点旅游资源区域,以及茶花果蔬等重点农业资源领域,日照培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态组团化发展;以产业链思维指导乡村旅游发展,日照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产品、服务等要素在产业链上实现优化配置和产业融合,努力让好风景变“好光景”。
听听蝉鸣、鸟叫、溪流声,放空身心;漫步荷丛,沾染一身花香;伴着微风的轻声低语,一起拼贴一首夏日的诗;与孩子们一起在许愿池广场笑着闹着,水雾弥漫间有无尽的快乐。夏日来白鹭湾小镇的游客,可以花式享受清凉。

白鹭湾、诗茶小镇、凤凰措、荷仙子……这些景点,不是简单的乡村旅游项目,而是乡村振兴中的着力点。
在旅游消费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今天,创新旅游消费体验,不仅要注重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要素,更需要突出乡村旅游发展核心,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周围村民的利益很好地融合起来。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日照加快推进东方九里晴川·北斗花海民宿、白鹭牧场一期、逸岚谷旅游度假区等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乡村旅游与农业、康养、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
我市还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手造新业态、新产品,助推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升级。山海天民俗旅游村升级改造后,积极探索“民俗+”模式,提升了游客深度体验,拉长产业链,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
“我们内地人到这里来旅游,正巧碰到这个节庆活动,渔民的表演非常精彩,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当地渔家生活的独特味道,让人们领略到日照这座城市的蓝色魅力,希望当地的渔民生活越来越好!”武汉游客刘女士说。
7月30日,2023年卧龙山街道渔民节祭海仪式分别在任家台码头、大泉沟码头、张家台码头举行,为市民奉上一道文化大餐,也让游客一饱眼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发展高质量的乡村旅游,必然要依据本村特色因地制宜深入挖掘乡村振兴中的诸多产业和“三农”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名牌产品。

结合景区化村庄、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建设培育工作,日照市根据每个村落的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文化内涵、时代气息等,以海洋渔业、茶文化、温泉等主题为特色,举办赏花节、渔民节、伏羊节、绿茶节等节会活动,打造“康养村”“渔民村”“茶园村”等主题鲜明的特色活动主题村落。
目前,全市乡村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展,综合带动作用日渐显著。一大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精品线路、集聚区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