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评体系,日照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以基层司法所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日照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全市49个司法所全面落实“司法所长(法规科长)列席党政工作会议制度”“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党政一体法律顾问制度”等,提升基层治理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围绕提质增效 实施“三项工程”
实施重点项目护航工程。将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列入“一把手工程”,对日照市重点项目全部搭建“班子包联服务、部门定向服务、属地挂钩服务”三级责任体系,建立包联举措,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在钢铁产业园、中央活力区等建立警务室、工作站15个,将防范“前哨”前置到企业“家门口”。开展“百警进千企”、警企议事会、企业体验等活动,实现涉企困难一线解决、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实施严打整治攻坚工程。聚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依法严打强迫交易、合同诈骗、商业贿赂等犯罪。聚焦港口经济和钢铁经济,深化平安港口创建,畅通“陆上运输微循环”,水域碍航整治实现“动态清零”,打赢港口“清欠”收官战。聚焦维护金融秩序稳定,深化新一轮打击逃废金融债务专项行动。今年以来,日照市破获涉企经济案件94起。
实施服务改革增效工程。做精“智慧化”园区警务,推行企业“一企一码”“一企一档”,实现企业在线实时申报流动人口登记和居住证办理。将涉警信息与企业关联,对企业实行“红、黄、蓝”三色监测预警,实现企业数字管理、一键秒传。研发应用“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推行婚育、退役“一件事”政务服务“全照办”机制,设立人才落户“服务专员”、出入境“捷境专窗”,推进司法服务便捷高效。
围绕保障完善 健全“四项机制”
健全“接诉即办”机制。落实企业诉求“接诉即办”,推进诉求“系统联动、直通快办”,建立督办台账,启动督办程序,推动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通过主动履职尽责,及时回应企业诉求。
健全“免罚清单”机制。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梳理对企业等当事人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和减轻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日照市级编制“不罚清单”311项,“轻罚清单”55项,并向社会公布。
健全“法律服务代理”机制。编发《企业复工复产防范化解纠纷操作手册》,组建6支42名律师组成的中小企业法律服务团队,开展“法治体检”730余次。在日照市社会治理中心、政务服务大厅等设立“法律服务代办点”,开展线上法律服务和“云宣讲”,免费提供法律服务事项946件次。
健全“审慎执法司法”机制。出台《统筹协调涉营商环境重大敏感案件实施办法》,加强和规范日照市委政法委统筹协调涉营商环境重大敏感案件依法办理工作。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完善对涉企类案件适用强制性措施从严审批制度,加快涉企案件办理进度。依法将460家企业移出失信名单,妥善审结涉企案件2872余件,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回笼资金9.85亿元。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日照市政法系统将持续增强“抓落实”的靠前意识,强化组织领导、创新驱动、责任担当抓落实,聚焦政法主责主业,找准服务日照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自觉融入中心、坚定服务大局,全力护航日照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提供坚强保障。
中共山东省委政法委员会新媒体工作室
原标题:《精准发力!日照跑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