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记者从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截至目前,山东省16市均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并形成涉及1267个项目的“白名单”,青岛、枣庄、烟台、日照、德州、聊城、菏泽等7市31个项目已获授信75.22亿元,审批落地24.07亿元。
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文件要求,山东各市迅速反应、快速行动,加快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全力支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协调机制成立后,各地认真研究制定向金融机构推送的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项目标准,按照公平公正原则,合理确定推送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以“成熟一批,推送一批,推送一批,实施一批”的方式,尽快促使协调机制有效运行。金融机构对协调机制推送的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进行综合评估,与房地产企业平等协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决策和实施,更加精准高效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加强贷款资金封闭管理,严防信贷资金挪用,守住风险底线。
截至2月18日,山东省16市均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16市已形成第一批“白名单”项目,涉及项目1267个,融资需求1826.61亿元。目前,山东省青岛、枣庄、烟台、日照、德州、聊城、菏泽等7市31个项目已获授信75.22亿元,审批落地24.07亿元。
下一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搭建政、银、企沟通对接平台,进一步推动房地产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积极推动项目融资,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推动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记者 王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