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日照市大气污染防治二期行动计划(2016-2017年)》的通知,要求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为红线,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统筹协调,深化部门协作,加强目标考核,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
日照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4-2015年))实施以来,全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点防治工作成效显著,扬尘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机动车污染防治水平不断提升。我市《一期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但环境空气质量还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前期工作中也存在一定差距和薄弱环节,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目前,产业结构偏重,区域性大气污染仍未全面解决;城市建设仍不完善,扬尘整治形势依然严峻;煤炭清洁利用水平不高,散煤污染问题突出;机动车船污染日趋严重;工业废气治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根据二期行动计划工作目标,到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比2013年改善35%左右,“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提高到300天以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指标持续改善。
《通知》突出六大重点任务,即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推进能源清洁化,加快实施节能改造。加强扬尘治理,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强化机动车船污染防治。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
根据计划要求,2016-2017年计划完成5大类258个重点项目,包括重污染企业环保搬迁改造项目、清洁能源利用项目、燃煤锅炉(窑炉)改造清洁能源替代项目、燃煤清洁化利用项目、重点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改造项目等。
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对城区重污染企业实施搬迁整治工程。加快推进石臼港区调整和市区铁路南移工作,加快推进城区污染企业退城入园,实施海通丝业、广大化工、裕鑫动力等企业搬迁改造工程,到2017年,基本完成城市建成区内及主要人口密集区周边石化、钢铁、化工等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
大力推进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确保2016年底按要求完成清理整顿工作任务。对不符合产业政策或污染严重且治理无望的项目,责令取缔淘汰。严格实施环境容量控制制度。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且连续三个月同比恶化的区域,实行涉气建设项目环保限批。核心控制区内禁止新建污染大气环境的生产项目,已建项目应逐步搬迁。
推进能源清洁化,加快实施节能改造
2016年实施华能热源利用工程(二期)和华能第二座换热首站工程,完成高科园供热站、城西供热站和山海天供热公司的燃煤锅炉替代。2017年底前,建成区和工业园区基本实现集中供热,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2%。
另外将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加大天然气供应与利用力度,加快日照LNG接收站项目、河山CNG母站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泰—青—威日照支线、碑廓—日照、黄岛—日照等天然气管线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燃气热电联产项目建设。鼓励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工作,到2017年,钢铁、水泥、化工、石化等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污强度较2013年下降30%以上。
加强扬尘治理,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根据要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必须全封闭,设置围挡墙,严禁敞开式作业;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区、生活区必须进行地面硬化;2017年底,市区、县城快速路、主次干路的车行道机扫、洒水率达到90%以上,支路、慢车道、人行道机扫、冲洗率达到40%以上;继续推进日照港区、日照钢铁周边“两大片区”综合整治。开展城区及周边区域混凝土搅拌站、水泥制品等建材行业粉尘综合整治工程。大型堆(料)场应建立密闭料仓与传送装置,露天堆放的综合采取覆盖、围挡、防风抑尘网和喷淋等措施。加强露天矿山及其它面源粉尘控制,2017年6月底前,完成城乡结合部露天开采矿山的关闭工作。
市区全面禁止露天烧烤,一律入店经营,鼓励引导烧烤经营业户入驻食品烧烤集中经营区经营,并配备油烟净化装置。强化餐饮业油烟监管,饮食服务经营场所要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
强化机动车船污染防治
力争到2017年年底,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达到12标台以上。探索发展快速公共交通系统(BRT)等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加快公交专用道、换乘场站、调度中心、充电站、加气站、公共停车场等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奎山综合交通枢纽、公交北京路中心调度换乘枢纽等交通枢纽建设,完善全市立体交通网络,努力实现机场、港口、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与城市公共交通的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
从2017年7月1日起,全市加油站供应的普通柴油全部达到国Ⅳ标准;从2018年1月1日起,全市加油站供应的普通柴油全部达到国Ⅴ标准。
深化工业污染治理
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达到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标准要求。新建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必须同步配套建设油气回收设施。积极推广油气回收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营。继续开展原油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治理工作。2017年底前,启动岚山港油品码头油气回收治理工作。
加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
大力推进工业企业的厂区绿化,按照一般企业绿地率不低于20%,污染较重、危化企业不低于30%的标准,实施高标准绿化,厂区裸土全部绿化,大面积硬化区域采取破地植绿的措施,栽植高大乔木,增加绿量。利用3年时间完成造林40万亩,将全市林木绿化率提高到45%。 |